中國文學大事年表 
 
2009/01/31 18:42:45 瀏覽567|回應0|推薦7 
 
 
中國文學大事年表 


公元前21世紀前 
‧原始神話及傳說於此前已產生並在口頭流傳。 
‧大汶口文化晚期(距今約四﹑五千年前)已出現文字萌芽。 
公元前14世紀至前11世紀------商(殷)代後期 
‧盤庚約於公元前14世紀率商族遷殷(今河南安陽西北)。《尚書》中的《盤庚》 (3篇)約產生於此時或此後﹐標誌著上古散文的發端。 
‧甲骨文字已產生﹐多用於占卜﹐稱甲骨卜辭﹔也有少量記事刻辭。 
‧銅器銘文(金文)已產生。 
公元前11世紀至前771年------西周時期 
‧《周易》中《經》的“卦爻辭”約為西周卜筮之官據舊筮辭編纂而成(《周易》)中《傳》的部分約出自戰國﹑秦漢間人之手)。 
‧四言詩興起並出現繁榮局面。《詩經》中的作品均約產生於西周至春秋中葉。 
公元前544年------春秋周景王元年 
‧吳公子季札觀樂於魯並作評論﹐為中國古代最早的較完整的文藝批評。《詩經》於此時已大致編定。 
‧《越人歌》﹑《楚人歌》等楚地歌謠約產生於春秋中葉。 
公元前479年------春秋周敬王四十一年 
‧孔子(丘)卒(生於前 551年)。孔子廣收弟子﹐傳授《詩》﹑《書》﹑《禮》﹑《樂》﹑《易》﹑《春秋》等“六藝”(亦稱“六經”)﹐創立儒家學派﹔《論語》系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於戰國初編定﹐該書開創了語錄體。 
‧老子在世約與孔子同時稍早﹐《老子》系戰國時人編定。 
公元前475年------戰國周元王元年 
‧進入戰國時期﹐思想學術活躍﹐逐漸形成處士橫議﹑百家爭鳴的局面。 
‧戰國時期﹐歷史散文﹑諸子散文繁榮﹔各種寓言在散文中大量出現。 
公元前464年------戰國周貞定王五年 
‧《左傳》記事基本上止於本年﹐成書當在此後。 
‧《國語》成書約在《左傳》同時或前後。 
公元前376年------戰國周安王二十六年 
‧墨子(翟)卒〔﹖〕(生於前 468年﹖)。墨子為墨家學派創始人。《墨子》系墨子及其弟子編撰。 
公元前289年------戰國周赧王二十六年 
‧孟子(軻)卒〔﹖〕(生於前 372年﹖)。孟子與孔子並稱“孔孟”﹐為儒家學派代表人物。《孟子》系孟子及其弟子編撰。 
公元前286年------戰國周赧王二十九年 
‧莊子(周)卒〔﹖〕(生於前 369年﹖)。莊子與老子並稱“老莊”﹐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。《莊子》內篇為莊子自作﹐外篇﹑雜篇兼有後學之作。 
公元前278年------戰國周赧王三十七年 
‧屈原卒〔﹖〕(生於前 339年﹖)。屈原為戰國時期楚國詩人﹐騷體詩﹑楚辭的開創者﹐代表作品有《離騷》﹑《九歌》﹑《天問》﹑《九章》等。 
‧宋玉為繼屈原之後的楚辭代表作家﹐作有《九辯》等。 
公元前239年------戰國秦王政八年 
‧呂不韋門客編撰《呂氏春秋》成書﹐為戰國後期雜家代表著作。 
公元前238年------戰國秦王政九年 
‧荀子(況)主要活動於此前的60年間。荀子為戰國後期儒家學派代表人物﹐著有《荀子》。 
公元前233年------戰國秦王政十四年 
‧韓非子卒(生年﹖)。韓非子為戰國後期法家學派集大成的代表人物﹐著有《韓非子》。 
公元前221年------秦始皇帝二十六年 
‧秦統一中國﹐秦王朝建立。 
‧此後數年間﹐秦始皇多次出巡﹐所至刻石頌德﹐後稱“秦刻石”。 
‧《戰國策》記事基本上止於秦滅六國﹐約為戰國末年和秦﹑漢間人所纂﹐後於西漢末經劉向校定成書。 
公元前213年------秦始皇帝三十四年 
‧秦始皇用李斯議,詔禁私學,焚秦以外列國史籍及民間私藏之《詩》﹑《書》﹑百家語等﹐次年坑殺儒生460餘人於咸陽,史稱“焚書坑儒”。 
公元前206年------漢王元年 
‧秦亡。劉邦為漢王﹐五年 (前202)稱帝﹐漢王朝建立。 
‧漢初,盛行楚聲短歌,今傳有項羽的《垓下歌》﹑劉邦的《大風歌》等。 
公元前168年------漢文帝前十二年 
‧賈誼卒 (生於前200年)。賈誼作有《吊屈原賦》﹑《鵩鳥賦》等﹐為西漢初期騷體賦代表作品﹔又作有《過秦論》﹑《陳政事疏》等﹐為西漢初期政論散文代表作品。 
‧晁錯的政論散文《論貴粟疏》約作於本年。 
公元前154年------漢景帝前三年 
‧吳楚七國以清君側﹑誅晁錯為名發動叛亂。晁錯卒(生於前 200年)。 
公元前140年------漢武帝建元元年 
‧枚乘卒(生年﹖)。枚乘作有《七發》﹐標誌著漢代散體大賦的正式形成。 
‧漢初以來﹐盛行黃老之學。漢武帝初始用董仲舒議﹐罷黜百家﹐獨尊儒術。此後﹐儒家思想文化成為中國封建社會長期佔據統治地位的思想文化。 
‧漢武帝初期,設立樂府官署,採集各地民歌﹐後稱為“樂府詩”。漢代樂府詩創作繁榮﹐今存西漢樂府詩有《鐃歌十八曲》等。 
公元前138年------漢建元三年 
‧司馬相如約於本年應詔見漢武帝。在此前後,作有《子虛賦》﹑《上林賦》(一說當為一篇﹐即《天子游獵賦》)等﹐為西漢散體大賦的代表作品。 
公元前122年------漢武帝元狩元年 
‧淮南王劉安卒(生於前 179年)。《淮南子》系其門客集眾說而成。 
公元前117年------漢元狩六年 
‧司馬相如卒(生於前 179年)。司馬相如除散體大賦外﹐還作有騷體賦《大人賦》﹐散文《喻巴蜀檄》﹑《難蜀父老》等。 
公元前93年------漢武帝太始四年 
‧東方朔卒(生於前 154年)。東方朔作有散文賦《答客難》等。 
‧司馬遷於漢武帝太初元年(前 104)開始撰寫《史記》,至本年作《報任安書》時基本完成,為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著作﹐開創中國古代史傳散文的形式。 
公元前87年------漢武帝後二年 
‧司馬遷卒〔﹖〕(約生於前 145或前135年)。司馬遷除《史記》外﹐還作有《感士不遇賦》等。 
公元前73年至前49年------漢宣帝時期 
‧桓寬據漢昭帝始元六年(前81)鹽鐵會議文獻整理加工成《鹽鐵論》﹐為西漢後期政論散文的代表作品。 
‧戴聖編集孔子後學之作及其他有關著述為《禮記》(亦稱《小戴禮記》﹔其叔父戴德編有《大戴禮記》﹐今殘)。 
公元前26年------漢成帝河平三年 
‧劉向﹑劉歆父子同領校秘書,對古籍進行整理校定。劉向編纂有《新序》﹑《說苑》﹑《列女傳》等。劉歆在劉向《別錄》基礎上撰成《七略》﹐為中國古代最早的目錄學著作。 
公元前11年------漢成帝元延二年 
‧揚雄從漢成帝游獵﹐作有《甘泉賦》﹑《羽獵賦》等。 
公元前6年------漢哀帝建平元年 
‧漢哀帝於上年即位﹐樂府官署於其即位後被撤銷。 
‧西漢後期民歌中已有不少採用五言形式。 
公元18年------新王莽天鳳五年 
‧揚雄卒(生於前53年)。揚雄除辭賦外﹐還著有《法言》等。 
公元25年------漢光武帝建武元年 
‧東漢建立。 
‧《詩序》(即《毛詩序》)約成於東漢初期﹐可能系由衛宏集錄漢儒說詩見解寫定。 
公元82年------漢章帝建初七年 
‧班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(58~75)開始撰寫《漢書》﹐至本年基本完成(部分“表”﹑“志”系其妹班昭和馬續於其卒後續成)﹐為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著作。 
公元92年------漢和帝永元四年 
‧班固卒(生於32年)。班固除《漢書》外,還作有《詠史》詩,為現存較早的文人五言詩﹔又作有《兩都賦》﹐為東漢散體大賦代表作品。 
公元97年------漢永元九年 
‧王充卒〔﹖〕(生於27年)。王充著有《論衡》85篇。 
公元139年------漢順帝永和四年 
‧張衡卒(生於78年)。張衡作有《二京賦》﹐為東漢散體大賦代表作品﹔又作有抒情小賦《歸田賦》等。此後至魏晉南北朝時期﹐抒情小賦逐漸盛行。 
公元163年------漢桓帝延熹六年 
‧王符卒〔﹖〕(生於85年﹖)。王符著有《潛夫論》。 
‧東漢後期﹐五言詩漸趨成熟。約產生於漢桓帝﹑靈帝時期的《古詩十九首》和“蘇李詩”﹐為五言詩發展成熟的標誌。 
‧東漢後期,樂府詩歌繼續發展,產生於東漢時期的樂府民歌代表作品有《陌上桑》﹑《十五從軍征》等。 
公元193年------漢獻帝初平四年 
‧王粲的《七哀詩》(西京亂無象)作於本年。漢獻帝時期﹐反映漢末戰亂的詩歌不斷出現﹐代表作品還有曹操的《蒿裡行》﹑《薤露行》﹐陳琳的《飲馬長城窟行》等。 
公元196年------漢獻帝建安元年 
‧建安時期﹐五言詩創作出現繁榮局面﹐七言詩逐漸發展成熟。 
‧建安時期﹐鄴下形成以三曹(曹操﹑曹丕﹑曹植)為核心的文人集團﹔孔融與鄴下文人集團中的王粲﹑陳琳﹑徐幹﹑阮瑀﹑應瑒﹑劉楨合稱“建安七子”﹐為建安時期的代表作家。這一時期的詩風文風﹐後人稱之為“建安風骨”。 
公元207年------漢建安十二年 
‧女詩人蔡琰自南匈奴歸漢﹐作有五言《悲憤詩》等。 
公元217年------漢建安二十二年 
‧曹丕立為魏太子﹐其《典論‧論文》約作於此後﹐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最早的一篇文學專論﹔曹丕又作有《燕歌行》(秋風蕭瑟天氣涼)﹐為七言詩發展成熟的標誌。 
‧民間長篇敘事詩《孔雀東南飛》約產生於建安時期或建安以後。 
公元220年------魏文帝黃初元年 
‧漢亡。曹丕稱帝﹐魏王朝建立。三國時期開始。 
公元223年------魏黃初四年 
‧曹植的《洛神賦》和五言詩《贈白馬王彪》作於本年。 
公元227年------蜀漢建興五年 
‧諸葛亮於伐魏前作《出師表》﹐為三國時期散文代表作品之一。 
公元232年------魏明帝太和六年 
‧曹植卒(生 192年)。曹植後期作品還有五言詩《野田黃雀行》等。 
公元240年------魏齊王正始元年 
‧正始時期﹐阮籍﹑嵇康﹑山濤﹑向秀﹑劉伶﹑阮咸﹑王戎號“竹林七賢”。阮籍﹑嵇康齊名﹐並稱“嵇阮”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家。正始時期與整個曹魏後期的文學風貌﹐後人稱之為“正始體”。 
‧正始時期,詩歌中開始出現玄理,為後來玄言詩之濫觴。 
公元263年------魏元帝景元四年 
‧阮籍卒(生於 210年)。阮籍作有五言《詠懷》詩82首﹐為時代較早﹑規模較大的個人抒情組詩﹔又作有散文《大人先生傳》等。 
‧嵇康卒(生於 223年)。嵇康作有散文《與山巨源絕交書》等。 
公元265年------晉武帝泰始元年 
‧魏亡。晉王朝建立。 
‧傅玄﹑張華為晉初詩人﹐其詩風標志著由魏到晉的轉變。張華還作有《鷦鷯賦》﹑《博物志》等。 
公元280年------晉武帝太康元年 
‧太康時期﹐代表作家有張載﹑張協﹑張亢﹑陸機﹑陸雲﹑潘岳﹑潘尼﹑左思等﹐後人稱之為“三張﹑二陸﹑兩潘﹑一左”(“三張”一作張華﹑張載﹑張協)。太康年間及其前後一段時期的詩風﹐後人稱之為“太康體”。 
公元285年------晉太康六年 
‧陳壽的《三國誌》成書。為繼《漢書》之後又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著作。 
公元303年------晉惠帝太安二年 
‧陸機卒(生於 261年)。陸機作有《文賦》﹐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篇系統的創作論。 
公元305年------晉惠帝永興二年 
‧左思卒〔﹖〕(生於 250年﹖)。左思作有《三都賦》﹐為繼承漢賦傳統的散體大賦代表作品﹔又作有《詠史》詩 8首等﹐為西晉時期五言詩代表作品。 
公元311年------晉懷帝永嘉五年 
‧摯虞卒(生年﹖)。摯虞作有《文章流別論》(係後人集中其《流別集》中對各種文體的評論而成﹐今佚)。 
‧西晉後期﹐士大夫間形成清談風氣﹐崇尚黃老玄學﹐其後至東晉時期玄言詩盛行﹐代表作家有孫綽﹑許詢等。 
公元317年------晉元帝建武元年 
‧西晉亡。司馬睿在建康(今江蘇南京)重建政權﹐史稱東晉。 
‧劉琨卒(生於 270年)。劉琨作有《扶風歌》等。 
‧魏晉時期﹐小說開始興盛。干寶的《搜神記》約成於東晉初期﹐與其後王嘉的《拾遺記》同為早期志怪小說的代表作品。 
公元324年------晉明帝太寧二年 
‧郭璞卒(生於 276年)。郭璞作有《游仙詩》(今存14首)等。 
公元353年------晉穆帝永和九年 
‧王羲之﹑謝安等人於會稽山陰蘭亭燕集吟詠﹐是為“蘭亭會”﹔王羲之作《蘭亭集序》。 
公元364年------晉哀帝興寧二年 
‧葛洪卒(生於 281年﹖)。葛洪著有《抱朴子》等。 
公元402年------晉安帝元興元年 
------後秦姚興弘始四年 
‧自東漢以來,佛教逐漸傳入中國,並開始翻譯佛經。後秦姚興於本年迎天竺人鳩摩羅什入長安﹐主持佛經翻譯﹐數年間譯有《大品般若》﹑《法華》﹑《維摩詰》等經300多部。此後譯事不斷,佛教廣傳﹐對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。 
公元405年------晉安帝義熙元年 
‧陶淵明為彭澤令,80餘日即辭歸,作《歸去來辭》。 
公元420年------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 
‧東晉亡。南朝宋建立。南北朝時期開始。 
‧陶淵明的《桃花源詩並記》約作於晉末或入宋以後。 
公元427年------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 
‧陶淵明卒(生於 365年)。陶淵明為田園詩傳統的開創者。其詩歌代表作品還有《飲酒》20首﹑《讀山海經》13首等。 
公元433年------南朝宋元嘉十年 
‧謝靈運卒(生於 385年)。謝靈運為最早大量寫作山水詩的詩人﹐作有五言詩《登池上樓》﹑《歲暮》等。元嘉時期﹐玄言詩逐漸衰退﹐山水詩開始興起﹐後經長期發展﹐逐漸形成山水詩派。 
‧謝惠連卒(生於 407年)。謝惠連作有《雪賦》等﹐此後詠物寫景的小賦興起。 
‧元嘉時期﹐謝靈運﹑顏延之﹑鮑照的詩風﹐後人合稱為“元嘉體”。 
公元444年------南朝宋元嘉二十一年 
‧臨川王劉義慶卒(生於 403年)。劉義慶招聚文學之士撰成的《世說新語》﹐為記述人物言行的軼事小說代表作品﹔劉義慶又撰有志怪小說《幽明錄》等。 
公元445年------南朝宋元嘉二十二年 
‧範曄卒(生於 398年)。範曄撰有《後漢書》﹐與《史記》﹑《漢書》﹑《三國誌》合稱“前四史”。 
公元466年------南朝宋永明帝 
------泰始二年 
‧鮑照卒(生年﹖)。鮑照繼承漢樂府傳統﹐作有《擬行路難》18首等;又作有《蕪城賦》﹑駢文《登大雷岸與妹書》等。 
‧謝莊卒(生於 421年)。謝莊作有詠物小賦《月賦》等。 
公元474年------南朝宋後廢帝元徽二年 
‧江淹的《恨賦》﹑《別賦》約作於此時或稍後﹐為南北朝時期抒情小賦的代表作品。 
公元479年------南朝齊高帝建元元年 
‧南朝宋亡。南朝齊建立。 
‧東晉以來,至南朝宋﹑齊間,樂府民歌興盛。長江下游一帶流行“吳聲歌”(《子夜歌》等)﹐長江中游一帶流行“西曲歌”(《石城樂》等)。 
公元487年------南朝齊武帝永明五年 
‧竟陵王蕭子良開西邸﹐招聚文學之士﹐其中沈約﹑謝朓﹑王融﹑蕭琛﹑範雲﹑任昉﹑陸倕﹑蕭衍號“竟陵八友”。 
‧永明時期﹐漢語的平﹑上﹑去﹑入四聲被發現﹐沈約﹑謝朓﹑王融等將其用於詩律及駢體文﹐開創“永明體”。 
‧永明時期,駢文逐漸發展成熟,代表作品有孔稚珪的《北山移文》和稍後丘遲作於梁天監五年 (506)的《與陳伯之書》﹐以及吳均的《與朱元思書》﹑劉峻的《廣絕交論》等。 
公元499年------南朝齊東昏侯永元元年 
‧謝朓卒 (生於464年)。謝朓繼謝靈運之後﹐進一步發展了山水詩傳統﹐其代表作品有《晚登三山還望京邑》等。 
公元502年------南朝梁武帝天監元年 
‧南朝齊亡。南朝梁建立。 
‧劉勰的《文心雕龍》約撰成於上年或本年﹐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文學理論專著﹐標誌著古代文學理論批評的高峰。 
公元518年------南朝梁天監十七年 
‧鐘嶸卒〔﹖〕(生於 468年﹖)。鐘嶸著有《詩品》﹐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專論詩歌(五言詩)的理論批評著作。 
公元526年------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 
‧梁昭明太子蕭統及其門客於此後數年間編成《文選》﹐為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。 
公元527年------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 
‧北魏酈道元卒(生年﹖)。酈道元著有《水經注》﹐為南北朝時期北朝散文代表作品之一。 
公元531年------南朝梁武帝中大通三年 
------北魏節閔帝普泰元年 
‧蕭綱於本年立為梁太子,與徐摛﹑庾肩吾等大量寫作浮艷華靡的“宮體詩”。徐摛﹑徐陵父子和庾肩吾﹑庾信父子所作詩及徐陵﹑庾信所作駢文﹐後被稱為“徐庾體”。 
‧徐陵的《玉台新詠》約編成於梁中葉﹐為主要收錄艷情詩的詩歌總集﹔所作《玉台新詠序》﹐為當時駢文代表作品之一。 
‧北朝樂府民歌《木蘭詩》約產生於北魏時期(後經文人加工)。 
公元539年------南朝梁武帝大同五年 
‧劉勰卒〔﹖〕(生於 466年﹖)。魏晉南北朝時期﹐文學理論批評有較大的發展﹐劉勰為這一時期成就最高的文學理論批評家。 
公元545年------西魏文帝大統十一年 
‧西魏丞相宇文泰命蘇綽仿《尚書》作《大誥》﹐為後世以復古名義倡導散體文的先聲。 
公元547年------東魏孝靜帝武定五年 
‧東魏楊衒之的《洛陽伽藍記》約寫於此時前後﹐為南北朝時期北朝散文代表作品之一。 
公元554年------西魏恭帝元年 
‧西魏攻破江陵﹐俘殺梁元帝蕭繹。時庾信奉使西魏﹐此後遂留居長安,作有《哀江南賦》並序﹑《擬詠懷》詩27首等。 
公元557年------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 
‧南朝梁亡。南朝陳建立。 
‧陰鏗為南朝陳代表詩人﹐與齊﹑梁間詩人何遜並稱“陰何”﹐所作五言詩格律漸趨嚴整。 
公元581年------隋文帝開皇元年 
‧北周亡。隋王朝建立﹐至開皇九年(589)滅陳﹐統一中國,南北朝結束。 
公元582年------隋開皇二年 
‧盧思道卒(生於 531年﹖)。盧思道所作《從軍行》已趨於接近初唐七言歌行。 
公元584年------隋開皇四年 
‧詔令“天下公文翰,並宜實錄”,禁“文表華艷”。 
公元590年------隋開皇十年 
‧顏之推約卒於本年後(生於 531年)。顏之推的《顏氏家訓》作於入隋以後﹐為北朝散文代表作品之一。 
公元605年------隋煬帝大業元年 
‧隋煬帝楊廣耽於聲色游娛﹐浮靡文風復盛。楊廣所作《江都宮樂歌》在形式上已接近唐代七律。 
‧隋代詩歌進一步格律化﹐預示著六朝詩向唐詩的演變。 
公元609年------隋大業五年 
‧薛道衡卒(生於 540年)。薛道衡作有詩《昔昔鹽》﹑《人日思歸》等﹐其《豫章行》已接近初唐七言歌行。 
‧虞世南任隋秘書郎時輯成《北堂書鈔》 160卷﹐為現存最早的類書(魏文帝黃初年間成書的《皇覽》已佚)。 
公元618年------唐高祖武德元年 
‧隋亡。唐王朝建立。 
‧唐初四五十年間﹐詩壇承陳﹑隋餘風﹐虞世南﹑李義府等宮廷詩人應制頌聖﹑艷情唱酬之作流行。 
‧王度的傳奇《古鏡記》約作於武德初﹐與無名氏的《補江總白猿傳》同為早期傳奇作品﹐標誌著六朝志怪小說向唐傳奇的演變。 
公元622年------唐武德五年 
‧歐陽詢等奉敕編纂大型類書《藝文類聚》﹐武德七年(624)成書,共100卷。 
公元639年------唐太宗貞觀十三年 
‧魏徵的《十漸不克終疏》作於本年﹐在其奏疏中已開始表現出由駢入散的傾向。 
公元644年------唐貞觀十八年 
‧王績卒(生於 585年)。王績所作《野望》為唐初出現的較成熟的五言律詩。 
‧貞觀時期﹐上官儀“以綺錯婉媚為本”的宮廷詩流行﹐時號“上官體”。 
公元645年------唐貞觀十九年 
‧玄奘於貞觀元年 (627)赴印度取經﹐本年返抵長安﹐次年口述完成《大唐西域記》12卷﹐至唐高宗麟德元年 (664)逝世前共翻譯佛經74部﹐1335卷﹐1300多萬字。 
公元663年------唐高宗龍朔三年 
‧王勃的《滕王閣序》約作於本年(一說作於公元675年)。 
公元676年------唐高宗上元三年 
‧王勃卒(生於649或650年)。王勃與楊炯﹑盧照鄰﹑駱賓王齊名﹐時稱“王楊盧駱”﹐後人稱之為“初唐四杰”。“初唐四杰”的詩歌創作標誌著唐代詩風的轉變﹐被視為“唐音”的發端。代表作品有王勃的五律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川》,楊炯的五律《從軍行》,盧照鄰的七言歌行《長安古意》﹐駱賓王的七言歌行《帝京篇》﹑《疇昔篇》等。 
‧劉希夷的七言歌行《白頭吟》約作於唐高宗後期。 
‧高宗﹑武后時期,張鷟作有傳奇《游仙窟》﹐為唐傳奇早期代表作品之一。 
公元700年------唐武周聖曆三年 
‧陳子昂卒(生於 659年﹖)。陳子昂在《與東方左史虯修竹篇序》中明確標舉“風骨”﹑“興寄”,反對六朝以來的綺靡詩風﹐為唐詩的革新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。其代表作品有《登幽州台歌》 (696)﹑《薊丘覽古》7首(696)﹑《感遇》詩38首等。 
‧武周時期﹐宮廷詩人李嶠﹑蘇味道﹑崔融﹑杜審言齊名﹐號“文章四友”。同時稍後沈佺期﹑宋之問齊名﹐並稱“沈宋”。“沈宋”與“文章四友”實現了五﹑七言近體詩格律的定型化。代表作品有沈佺期的《雜詩》 3首﹑《獨不見》﹐宋之問的《題大庾嶺北驛》﹑《渡漢江》等。 
‧武周時期﹐張若虛繼盧照鄰﹑駱賓王之後進一步發展了七言歌行﹐作有《春江花月夜》等。 
‧民間曲子詞已產生。今存《敦煌曲子詞集》〔蘇幕遮〕長短句詠五台山大曲 6首約產生於武周時期﹐〔獻忠心〕2 首約產生於武周至唐玄宗初年。 
公元713年------唐玄宗開元元年 
‧開元年間及天寶前期,國力強盛,政治局面相對穩定﹐經濟﹑文化獲得較大發展﹐史稱“盛唐”。盛唐詩歌創作空前繁榮﹐詩人輩出﹐風格流派紛呈﹐為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高峰。 
‧開元前期﹐朝廷制誥多出燕國公張說﹑許國公蘇頲之手﹐時號“燕許大手筆”﹔其文駢散兼擅﹐已開唐代散文端緒。 
公元728年------唐開元十六年 
‧孟浩然入長安,次年應進士不第,與張九齡﹑王維交遊。王維與孟浩然齊名﹐並稱“王孟”﹐同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。屬於這一詩派的詩人還有儲光羲﹑常建﹑祖詠﹑劉虛﹑裴迪等。 
公元730年------唐開元十八年 
‧李白初入長安﹐求仕不成。在此前後的十多年間,漫游長江﹑黃河中下游一帶。作有《上韓荊州書》等。 
公元735年------唐開元二十三年 
‧杜甫本年在洛陽應試不第。此前曾南游吳﹑越,此後東游齊﹑趙,作有《望岳》等。 
公元737年------唐開元二十五年 
‧王維於本年奉使出塞﹐作有《使至塞上》等。 
公元738年------唐開元二十六年 
‧高適的《燕歌行》作於本年。高適與岑參齊名,並稱“高-岑”﹐同為盛唐邊塞詩派代表詩人。屬於這一詩派的詩人還有王昌齡﹑李頎﹑王翰﹑王之渙﹑崔顥等。 
公元740年------唐開元二十八年 
‧張九齡卒(生於 678年)。張九齡為開元時期較早的代表詩人﹐繼陳子昂之後作有《感遇》詩12首以及《雜詩》5首等。 
‧孟浩然卒(生於 689年)。孟浩然的詩歌代表作品有《過故人莊》﹑《春曉》﹑《宿建德江》﹑《望洞庭湖贈張丞相》等。 
公元742年------唐玄宗天寶元年 
‧王之渙卒(生於 688年)。王之渙作有《涼州詞》﹑《登鸛雀樓》等。 
‧李白本年應詔入京,供奉翰林,李白寫於這一時期前後的作品有《蜀道難》﹑《行路難》以及〔清平調〕3首等。〔清平調〕3首與相傳為李白所作的〔菩薩蠻〕(平林漠漠煙如織)﹑〔憶秦娥〕(簫聲咽)等為唐代較早的文人詞 
‧開元﹑天寶時期﹐民間曲子詞流行。今存敦煌曲子詞〔別仙子〕﹑〔菩薩蠻〕(枕前發盡千般願)約作於開元年間﹐寫定於本年。敦煌《雲謠集雜曲子》為今存最早的民間曲子詞集﹐其中一部分詞及大曲3套約作於安史之亂(755)前。 
公元744年------唐天寶三載 
‧李白與杜甫本年在洛陽會見﹐後同游梁﹑宋及齊﹑魯一帶。李白天寶時期作有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﹑《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》﹑《遠別離》等。前後又作有《古風》59首等。 
‧芮挺章編《國秀集》﹐為唐人選唐詩的較早選本。 
公元746年------唐天寶五載 
‧杜甫本年入京﹐次年應試不第(此次試舉無一人及第﹐宰相李林甫遂表賀“野無遺賢”)﹐此後困居長安10年,作有“即事名篇,無復依傍”的新題歌行《兵車行》﹑《麗人行》等。 
公元748年------唐天寶七載 
‧王維約於本年前後營藍田輞川別墅﹐與裴迪游詠其間﹐作有《輞川集》(20首)等。 
公元752年------唐天寶十一載 
‧杜甫﹑高適﹑岑參﹑儲光羲等同登長安慈恩寺塔﹐各有詩作。 
公元753年------唐天寶十二載 
‧元結本年作《系樂府》12首﹐為唐代較早的新題樂府組詩。 
公元754年------唐天寶十三載 
‧崔顥卒(生年﹖)。崔顥的代表作品有七律《黃鶴樓》等。 
‧岑參於天寶八至十載首次出塞﹐本年再度出塞。此後兩年間在安西北庭(今新疆吉木薩爾)﹑輪台(今屬新疆)作有《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》﹑《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》﹑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等。 
‧殷璠於本年編成《河岳英靈集》﹐為唐人選唐詩的較早選本。 
公元755年------唐天寶十四載 
‧杜甫作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。 
‧本年底﹐安史之亂爆發。 
公元756年------唐肅宗至德元載 
‧王昌齡卒〔﹖〕(生年﹖)。王昌齡的代表作品有《出塞》(秦時明月漢時關)﹑《從軍行》等。 
公元757年------唐肅宗至德二載 
‧杜甫於上年被安祿山軍俘至長安﹐作有《月夜》﹐本年作有《春望》﹑《哀江頭》等﹔後至鳳翔任左拾遺,旋赴鄜州探親,作有《北征》﹑《羌村三首》等。 
‧李白於本年入永王璘幕﹐作《永王東巡歌》﹐由是獲罪﹐次年流放夜郎﹐後於途中遇赦東歸。 
公元759年------唐肅宗乾元二年 
‧杜甫上年貶華州司功參軍﹐年底曾赴洛陽﹐本年春於歸途中作“三吏”(《新安吏》﹑《潼關吏》﹑《石壕吏》)﹑“三別”(《新婚別》﹑《垂老別》《無家別》)等﹔年底入蜀。 
公元760年------唐肅宗上元元年 
‧元結編《篋中集》﹐收沈千運﹑孟雲卿等七人五言古詩﹐代表著當時詩壇上提倡五古的一派。 
公元761年------唐上元二年 
‧王維卒(生年﹖)。王維的山水田園詩代表作品還有《終南山》﹑《漢江臨泛》﹑《山居秋暝》﹑《渭川田家》﹑《鳥鳴澗》等。 
‧杜甫於成都草堂作有《春夜喜雨》﹑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》等。 
公元762年------唐肅宗寶應元年 
‧李白卒於當涂 (生於701年)。李白與杜甫並稱“李杜”﹐代表著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。 
‧杜甫本年作論詩詩《戲為六絕句》﹐開後來以絕句論詩的風氣。 
‧張志和於肅宗年間在世﹐作有〔漁歌子〕5首,為早期文人詞的代表作品﹐曾流傳至日本。自唐中期以後﹐文人填詞之風漸盛。 
公元763年------唐代宗廣德元年 
‧元結在道州刺史任上,作有五古《舂陵行》﹑《賊退示官吏》等。 
‧顧況﹑劉長卿﹑韋應物﹑戴叔倫為安史之亂後至唐代宗大歷前的代表詩人,顧況作有《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》,戴叔倫作有《女耕田行》﹑《屯田詞》等﹐開白居易《新樂府》詩先聲。劉長卿作有《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》﹑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等。韋應物作有《觀田家》﹑《滁州西澗》等。 
公元765年------唐代宗永泰元年 
‧高適卒(生於 702年﹖)。高適的詩歌代表作品還有《薊門行》 5首﹑《別董大》 2首以及《封丘作》等。 
公元770年------唐代宗大歷五年 
‧杜甫卒於湘江舟中 (生於712年)。杜甫晚年作有《詠懷古蹟》 5首(766)﹑《秋興》 8首(766)﹑《登高》 (767)﹑《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行》 (767)﹑《登岳陽樓》(768)等。 
‧岑參卒 (生於715年﹖)。岑參的詩歌代表作品還有《逢入京使》﹑《暮秋山行》等。 
‧大歷時期﹐盧綸﹑吉中孚﹑韓翃﹑錢起﹑司空曙﹑苗發﹑崔峒﹑耿湋﹑夏侯審﹑李端號“大歷十才子”﹐其詩風標誌著由盛唐至中唐的轉變。盧綸作有《塞下曲》等。錢起作有《湘靈鼓瑟》等。 
‧天寶以來至大歷年間﹐蕭穎士﹑李華﹑元結﹑獨孤及﹑梁肅﹑柳冕等相繼提倡散文﹐反對駢文﹐為後來“古文運動”的先驅。 
公元780年------唐德宗建中元年 
‧高仲武編唐詩選集《中興間氣集》。 
‧本年後﹐李益作有《夜上受降城聞笛》﹑《塞下曲》等﹐為中唐邊塞詩的代表作品。 
公元783年------唐建中四年 
‧陸贄本年作《奉天改元大赦制》。陸贄為中唐時期駢文代表作家﹐其作品亦表現出由駢到散的發展趨勢。 
公元792年------唐德宗貞元八年 
‧韋應物卒於本年或次年 (生於737年)。韋應物與王維﹑孟浩然﹑柳宗元並稱“王 孟 韋 柳”。 
‧皎然大歷至貞元間在世﹐著有《詩式》。 
公元801年------唐貞元十七年 
‧本年前後﹐韓愈作有散文《原道》﹑《答李翊書》﹑《師說》﹑《送李願歸盤谷序》﹑《送孟東野序》等,韓愈與柳宗元齊名﹐並稱“韓柳”﹐同為中唐時期“古文運動”的倡導者。 
公元802年------唐貞元十八年 
‧白居易與元稹定交﹐二人後在詩壇上齊名﹐並稱“元白”﹐同為中唐時期“新樂府運動”的倡導者。 
公元804年------唐貞元二十年 
‧本年,元稹作傳奇《鶯鶯傳》,李紳作《鶯鶯歌》。中唐時期﹐傳奇創作繁榮。貞元﹑元和年間及其前後的傳奇代表作品還有沈既濟的《任氏傳》﹑《枕中記》,白行簡的《李娃傳》﹐許堯佐的《柳氏傳》﹐李公佐的《南柯太守傳》﹐李朝威的《柳毅傳》﹐蔣防的《霍小玉傳》﹐沈亞之的《異夢錄》﹑《秦夢記》等。 
‧中唐以後﹐通俗說唱文學(佛教俗講﹑轉唱變文等)在民間流行。 
‧日本僧人遍照金剛來中國留學三年﹐歸國後編撰有《文鏡秘府論》。 
公元805年------唐順宗永貞元年 
‧“永貞革新”失敗。參與革新的柳宗元﹑劉禹錫等八人被貶為遠州司馬﹐史稱“八司馬”。 
‧柳宗元貶永州司馬,此後在永州9年﹐作有散文《永州八記》﹑《三戒》﹑《捕蛇者說》﹑《段太尉逸事狀》等。 
‧劉禹錫貶朗州司馬﹐此後在朗州 9年﹐作有詩《聚蚊謠》﹑《飛鳶操》﹑《百舌吟》等。 
‧韓愈於前年(803)被貶為陽山令,本年改江陵法曹參軍﹐作有詩《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》。韓愈詩與孟郊齊名﹐並稱“韓孟”﹐代表中唐詩壇上奇崛險怪的一派。 
公元806年------唐憲宗元和元年 
‧白居易作七言歌行《長恨歌》。陳鴻作《長恨歌傳》。 
公元807年------唐元和二年 
‧韓愈作散文《張中丞傳後敘》﹑《毛穎傳》等。 
公元809年------唐元和四年 
‧白居易於唐貞元﹑元和間作有《秦中吟》10首﹐李紳於本年前作有《樂府新題》20首(已佚)﹐元稹於本年作有《和李校書新題樂府》12首並序﹐白居易自本年起又作有《新樂府》50首並序﹐元稹於元和十二年 (817)又作有《樂府古題》19首並序﹐同為“新樂府運動”的代表作品。 
公元814年------唐元和九年 
‧孟郊卒(生於 751年)。孟郊作有《寒地百姓吟》﹑《游子吟》等。 
公元815年------唐元和十年 
‧白居易貶江州司馬﹐作《與元九書》﹐為“新樂府運動”的詩歌理論著作。 
‧柳宗元﹑劉禹錫返京,劉禹錫作《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》詩﹐出為連州刺史﹐後於連州作有《插田歌》等。柳宗元出為柳州刺史﹐後於柳州作有《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》等。 
公元816年------唐元和十一年 
‧李賀卒(生於 790年)。李賀詩瑰麗奇特﹐自成一家﹐被稱為“長吉體”﹐代表作品有《李憑箜篌引》﹑《秦王飲酒》﹑《天上謠》﹑《雁門太守行》﹑《南園》13首等。 
‧本年秋﹐白居易在江州作有七言長篇歌行《琵琶行》等。 
公元817年------唐元和十二年 
‧元稹作《酬樂天<東南行詩一百韻>》﹐為次韻相酬之始。元白次韻相酬長篇排律﹐及中短篇雜體詩時號“元和體”。“元和體”亦用以泛稱元和年間的新體詩文。 
公元819年------唐元和十四年 
‧韓愈上《論佛骨表》﹐貶潮州刺史﹐作《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》詩。 
‧柳宗元卒 (生於773年)。柳宗元還作有長篇政論散文《封建論》等。 
公元820年------唐元和十五年 
‧韓愈作《祭柳子厚文》﹑《柳子厚墓誌銘》等。 
公元821年------唐穆宗長慶元年 
‧劉禹錫在夔州仿民歌作《竹枝詞》﹑《浪淘沙詞》等﹐為文人學習民歌的代表作品。 
公元823年------唐長慶三年 
‧白居易為杭州刺史﹐在任上作有詩《錢塘湖春行》等。 
公元824年------唐長慶四年 
‧韓愈卒(生於 768年)。出自韓門的“古文運動”代表作家有皇甫湜﹑李翱﹑李漢等。 
‧元稹為白居易編集﹐題《白氏長慶集》﹐後元稹集亦題《元氏長慶集》。後人遂以“長慶體”指稱元白的七言長篇歌行。 
公元825年------唐敬宗寶曆元年 
‧杜牧作《阿房宮賦》﹐為唐代文賦的代表作品。 
公元830年------唐文宗大和四年 
‧張籍卒〔﹖〕 (生於766年﹖)。張籍作有《野老歌》﹑《山農詞》﹑《賈客樂》等。張籍與王建齊名﹐同為“新樂府運動”的代表詩人﹐所作樂府詩被稱為“張王樂府”。 
‧王建卒〔﹖〕(生於 767年﹖)。王建作有《田家行》﹑《水夫謠》﹑《羽林行》等﹔又作有《宮詞》百首等。 
公元835年------唐大和九年 
‧杜牧上年作有《杜秋娘詩》﹔本年作有《張好好詩》﹔又作有《罪言》﹐為其政論散文代表作品。 
‧姚合編唐詩選本《極玄集》。姚合詩工五律﹐世稱“武功體”。 
公元836年------唐文宗開成元年 
‧本年後﹐劉禹錫與白居易在洛陽唱和,號“劉白”,白居易作有〔憶江南〕詞 3首﹐劉禹錫“和樂天春詞依〔憶江南〕曲拍為句”作〔憶江南〕詞﹐為文學史上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。 
公元837年------唐開成二年 
‧李商隱本年作有詩《行次西郊作一百韻》。 
公元842年------唐武宗會昌二年 
‧劉禹錫卒(生於 772年)。劉禹錫還作有《西塞山懷古》﹑《金陵五題》等。 
公元843年------唐會昌三年 
‧賈島卒(生於 779年)。賈島與孟郊齊名﹐並稱“郊島”﹔又與姚合齊名﹐並稱“賈姚”。其詩歌代表作品有《送無可上人》﹑《劍客》等。 
公元846年------唐會昌六年 
‧白居易卒(生於 772年)。白居易今存詩近3000首﹐為唐代創作數量最多的詩人。 
公元848年------唐宣宗大中二年 
‧牛僧孺卒(生於 780年)。牛僧孺早年著有傳奇集《玄怪錄》。 
‧唐代中期至唐末五代的傳奇集有李復言的《續玄怪錄》﹑張讀的《宣室志》﹑袁郊的《甘澤謠》(收有《紅線》傳等)﹑裴鉶的《傳奇》(收有《聶隱娘》傳﹑《昆侖奴》等)﹑康駢的《劇談錄》﹑皇甫枚的《三水小牘》(收有《飛煙傳》等)。 
公元849年------唐大中三年 
‧許渾在世。其代表作品有七律《咸陽城東樓》等。 
公元852年------唐大中六年 
‧杜牧卒(生於 803年)。杜牧的抒情寫景小詩代表作品有《泊秦淮》﹑《山行》﹑《江南春絕句》等﹐詠史絕句代表作品有《赤壁》﹑《過華清宮絕句》 3首等﹔其詞作〔八六子〕﹐雙調90字﹐為唐文人詞中僅見的長調。 
公元855年------唐大中九年 
‧孫樵在世。孫樵繼承了韓愈的古文傳統,作有《書褒城驛壁》﹑《與王霖秀才書》等。其《讀開元雜報》一文﹐為古代關於新聞報導的最早記載。 
公元858年------唐大中十二年 
‧李商隱卒 (生於813年﹖)。李商隱與杜牧齊名﹐世稱“小李杜”﹔又與溫庭筠齊名﹐並稱“溫李”。其詩歌代表作品有《賈生》﹑《嫦娥》﹑《樂游原》﹑《錦瑟》及《無題》詩多首﹐開創無題詩傳統。李商隱又與溫庭筠﹑段成式同為晚唐駢文代表作家﹐三人均排行十六﹐所作駢文時號“三十六體”。 
公元866年------唐懿宗咸通七年 
‧溫庭筠卒 (生於812年﹖)。溫庭筠為唐代文人中第一個大量寫詞的作家﹐其代表作品有〔菩薩蠻〕(小山重疊金明滅)等﹐開創“花間詞”傳統。 
公元869年------唐咸通十年 
‧皮日休與陸龜蒙在蘇州相唱和﹐並稱“皮陸”。皮日休的《鹿門隱書》﹑陸龜蒙的《登高文》﹑羅隱的小品集《讒書》等﹐同為唐末散文小品的代表作品。 
‧唐末﹐皮日休與聶夷中﹑杜荀鶴的詩作繼承了“新樂府運動”的傳統。皮日休作有《正樂府》10首﹐聶夷中作有《詠田家》﹐杜荀鶴作有《時世行》﹑《山中寡婦》等。 
公元880年------唐僖宗廣明元年 
‧黃巢起義軍攻破長安。 
‧韓偓《香奩集》中的詩歌大致作於黃巢起義之前﹐被稱為“香奩體”。 
公元883年------唐僖宗中和三年 
‧韋莊作《秦婦吟》,全詩1666字,為現存最長的一首唐詩。 
公元907年------後梁太祖開平元年 
‧唐亡。後梁建立。五代十國時期開始。 
‧五代時期,詞的創作有較大發展,西蜀和南唐分別成為詞壇中心。 
公元908年------後梁開平二年 
‧司空圖卒(生於 837年)。司空圖著有《二十四詩品》﹐系以四言形式寫成的論詩著作。 
公元910年------前蜀王建武成三年 
‧韋莊卒(生於 836年﹖)。韋莊晚年入前蜀為相,其詞多作於此時,與溫庭筠並稱“溫韋”﹐作有〔菩薩蠻〕(人人盡說江南好)等。 
公元940年------後蜀孟昶廣政三年 
‧趙崇祚編《花間集》﹐收溫庭筠﹑皇甫松﹑韋莊﹑和凝﹑孫光憲等詞人18家﹑詞作 500首﹐為敦煌《雲謠集雜曲子》後最早的詞選集。後人稱所收詞人為“花間派”。 
公元943年------南唐李璟保大元年 
‧此後30多年﹐南唐的代表詞人有馮延巳﹑中主李璟﹑後主李煜等,其詞作較“花間派”詞有所發展。馮延巳作有〔鵲踏枝〕14首﹑〔謁金門〕(風乍起)等。李璟作有〔攤破浣溪沙〕(菡萏香銷翠葉殘)等。 
公元960年------宋太祖建隆元年 
‧宋王朝建立。 
‧宋初數十年間﹐詩﹑詞﹑文均承晚唐五代餘風。 
公元977年------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 
‧李昉﹑徐鉉等奉敕編纂《太平廣記》和《太平御覽》。《太平廣記》於次年完成﹐共 500卷﹐為按類編纂的古代小說總集。《太平御覽》太平興國八年 (983)完成﹐共1000卷﹐為大型類書。 
公元978年------宋太平興國三年 
‧李煜卒 (生於937年)。李煜於宋開寶八年 (975)國亡被俘後作有〔虞美人〕(春花秋月何時了)﹑〔浪淘沙〕(帘外雨潺潺)等。 
‧《尊前集》約編成於李煜卒後﹐為繼《花間集》後又一部唐五代詞總集。 
公元982年------宋太平興國七年 
‧李昉﹑徐鉉等奉敕編纂《文苑英華》﹐雍熙四年 (987)完成﹐共1000卷﹐為繼《文選》後又一部大型詩文總集。 
公元1000年------宋真宗咸平三年 
‧柳開卒 (生於947年)。宋初以來﹐柳開﹑王禹偁等提倡韓柳古文﹐反對浮靡文風﹐開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先聲。 
‧樂史為宋初至真宗初期的傳奇作家﹐作有《綠珠傳》﹑《楊太真外傳》等。 
公元1001年------宋初咸平四年 
‧王禹偁卒 (生於954年)。王禹偁為宋初以來傚法白居易﹑寫作“白體”詩的代表詩人﹐作有《對雪》﹑《感流亡》﹐《田詞》 5首等﹔其散文作品有《待漏院記》﹑《唐河店嫗傳》等。 
‧宋初以來﹐傚法賈島﹑姚合的“晚唐體”詩流行﹐代表詩人有惠崇﹑希晝等“九僧”與魏野﹑寇準﹑林逋等。林逋作有《山園小梅》等。 
公元1005年------宋真宗景德二年 
‧楊億﹑劉筠﹑錢惟演等奉敕編纂《冊府元龜》﹐於秘閣相互唱和﹐後由楊億編為《西崑酬唱集》﹐詩崇李商隱﹐世稱“西崑體”﹐真宗至仁宗年間流行一時。 
公元1025年------宋仁宗天聖三年 
‧範仲淹在《奏上時務書》中提出改革文風的主張。天聖七年(1029)﹑明道二年(1033)﹐朝廷兩次下詔申戒浮華﹐提倡散文。繼柳開﹑王禹偁之後﹐穆修﹑石介﹑尹洙﹑李覯﹑石延年﹑宋祁等繼續推進詩文革新運動。 
‧北宋前期,晏殊﹑晏幾道父子及歐陽修﹑張先等人的詞作繼承了“花間派”和南唐詞的傳統詞風﹐代表作品有晏殊的〔浣溪沙〕(一曲新詞酒一杯)﹐晏幾道的〔臨江仙〕(夢後樓台高鎖)﹐〔鷓鴣天〕(彩袖慇懃捧玉鍾)﹐歐陽修的〔踏莎行〕(侯館梅殘)﹑〔蝶戀花〕(庭院深深深幾許)﹐張先的〔天仙子〕(水調數聲持酒聽)等。 
公元1034年------宋仁宗景祐元年 
‧蘇舜欽的詩《慶州敗》約作於本年。蘇舜欽與梅堯臣齊名﹐並稱“蘇梅”或“梅蘇”﹐同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前期的代表詩人。 
公元1040年------宋仁宗康定元年 
‧梅堯臣的詩《田家語》﹑《汝墳貧女》約作於本年。 
‧範仲淹的〔漁家傲〕(塞下秋來風景異)約作於本年後﹐為宋代文人詞中較早寫邊塞題材的作品。 
公元1044年------宋歐仁宗慶歷四年 
‧歐陽修作有《朋黨論》﹐曾鞏作有《上歐陽舍人書》等。 
‧蘇舜欽罷官為民﹐此後隱居蘇州滄浪亭﹐作有散文《滄浪亭記》等。 
公元1046年------宋慶歷六年 
‧範仲淹作有散文《岳陽樓記》﹐歐陽修作有散文《醉翁亭記》等。 
公元1053年------宋仁宗皇祐五年 
‧柳永卒〔﹖〕 (生於987年﹖)。柳永為宋代第一個專力寫詞的詞人﹐其詞作擴大了詞的體制及表現領域﹐標誌著宋代詞風的轉變﹔代表作品有〔雨霖鈴〕(寒蟬淒切)﹑〔八聲甘州〕(對瀟瀟暮雨灑江天)﹑〔望海潮〕(東南形勝)等。 
公元1056年------宋仁宗嘉祐元年 
‧蘇洵上《幾策》﹑《權書》﹑《衡論》22篇﹐其散文代表作品《六國論》系《權書》10篇之一。 
公元1057年------宋嘉祐二年 
‧歐陽修主持進士考試﹐倡導平易朴實的文風﹐蘇軾﹑蘇轍﹑曾鞏等人及第。這次考試為北宋詩風文風轉變的一大契機。此後散文與詩歌創作出現繁榮局面﹐詩文革新運動進入高潮。 
‧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散文代表作家歐陽修﹑王安石﹑蘇洵﹑蘇軾﹑蘇轍﹑曾鞏繼承韓愈﹑柳宗元的散文傳統並有所發展﹐與韓柳被後人合稱為“唐宋八大家”。 
‧蘇轍的《上樞密韓太尉書》作於本年。 
公元1058年------宋嘉祐三年 
‧王安石作《上仁宗皇帝言事書》﹐長達萬言﹐為宋代政論散文中的巨制。 
公元1059年------宋嘉祐四年 
‧歐陽修作有《秋聲賦》﹐王安石作有《明妃曲》2首等。 
公元1061年------宋嘉祐六年 
‧蘇軾作《進策》25篇﹐其中的《教戰守策》﹑《留侯論》等篇為其政論散文代表作品。 
公元1068年------宋神宗熙寧元年 
‧王安石應詔入對﹐作《本朝百年無事劄子》﹔次年任參知政事。王安石變法開始。 
公元1071年------宋熙寧四年 
‧歐陽修退居潁州﹐晚年撰有《六一詩話》﹐為第一部以“詩話”命名的著作﹐開創以隨筆論詩的傳統﹔在此前後﹐又撰有筆記《歸田錄》等。 
‧蘇軾通判杭州﹐途中作有《游金山寺》詩等。 
公元1072年------宋熙寧五年 
‧歐陽修卒(生於1007年)。歐陽修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領袖。 
‧蘇軾在杭州﹐作有詩《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》﹑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》 5首等﹔次年作有《飲湖上初晴後雨》2首等。 
公元1075年------宋熙寧八年 
‧蘇軾在密州﹐作有詞江城子(十年生死兩茫茫)﹑《密州出獵》等﹔次年作有〔水調歌頭〕(明月幾時有)等。蘇軾繼柳永之後﹐開拓詞的題材﹑意境及表現手法﹐促使宋詞朝著多種風格發展﹐標志著宋代詞風的又一次轉變。其部分詞作表現出豪放風格﹐開創豪放派。 
公元1076年------宋熙寧九年 
‧王安石退居江寧﹐晚年詩律趨於工細﹐被稱為“荊公體”。 
公元1079年------宋神宗元豐二年 
‧蘇軾一度因詩被誣下獄﹐後謫貶黃州﹐史稱“烏台詩案”。 
公元1082年------宋元豐五年 
‧蘇軾在黃州兩游赤壁﹐作有《前赤壁賦》﹑《後赤壁賦》以及〔念奴嬌〕《赤壁懷古》等。 
公元1084年------宋元豐七年 
‧司馬光等修成《資治通鑒》﹐為中國古代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著作。司馬光又撰有《溫公續詩話》和筆記《涑水紀聞》等。 
公元1086年------宋哲宗元祐元年 
‧司馬光執政﹐盡廢新法﹐史稱“元祐更化”。 
‧王安石卒(生於1021年)。王安石為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代表作家。 
‧元祐時期﹐蘇軾門下的黃庭堅﹑秦觀﹑張耒﹑晁無咎號“蘇門四學士”,與陳師道﹑李廌又合稱“蘇門六君子”﹐同為北宋後期代表作家。 
‧黃庭堅與蘇軾並稱“蘇黃”﹐其詩另闢蹊徑﹐號稱“山谷體”﹐開“江西詩派”詩風。 
‧熙寧﹑元豐﹑元祐年間諸宮調流行﹐標誌著說唱﹑歌舞向戲曲的演化。 
公元1088年------宋元祐三年 
‧沈括居潤州(今江蘇鎮江)夢溪園﹐其筆記《夢溪筆談》作於此時前後。 
公元1095年------宋哲宗紹聖二年 
‧紹聖時期﹐新黨執政﹐蘇軾﹑蘇轍﹑黃庭堅﹑秦觀等均被視為元祐舊黨屢遭貶謫。蘇軾本年貶惠州﹐此後所作詩有《荔枝嘆》﹑《和陶歸園田居》等。 
‧劉斧於仁宗至哲宗年間在世﹐輯有傳奇小說集《青瑣高議》﹐收有《趙飛燕別傳》﹑《王榭傳》﹑《流紅記》﹑《譚意歌傳》等。 
公元1100年------宋哲宗元符三年 
‧秦觀卒(生於1049年)。秦觀詞上承柳永﹐下啟周邦彥﹑李清照等﹐為傳統的婉約派代表詞人﹐作有〔滿庭芳〕(山抹微雲)﹑〔踏莎行〕(霧失樓台)﹑〔鵲橋仙〕(纖雲弄巧)等。 
公元1101年------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 
‧蘇軾遇赦北歸﹐中途卒於常州(生於1037年)。蘇軾繼歐陽修之後完成北宋詩文革新運動。 
‧女詞人李清照本年與趙明誠結婚﹐早期詞作有〔如夢令〕(常記溪亭日暮)﹑(昨夜雨疏風驟)﹑〔醉花陰〕(薄霧濃雲愁永晝)等﹔又著有《詞論》﹐主張詞“別是一家”。 
公元1102年------宋徽宗崇寧元年 
‧崇寧初,定“元祐姦黨”,禁“元祐學術”﹔崇寧三年(1104)﹐立“元祐黨人碑”﹔五年(1106)﹐毀碑﹐黨禁稍弛。 
‧陳師道卒(生於1053年)。陳師道與黃庭堅並稱“黃陳”﹐為“江西詩派”代表詩人﹐作有《送外舅郭大夫西川提刑》等﹔又著有《後山詩話》。 
公元1105年------宋崇寧四年 
‧黃庭堅卒(生於1045年)。黃庭堅的詩歌代表作品有《寄黃幾復》﹑《題竹石牧牛》﹑《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》2首(1102)等。 
‧設大晟府﹐以周邦彥為提舉﹐整理﹑創製新舊詞調以為定式。周邦彥詞講究音律技巧﹐曾被人奉為詞壇“正宗”﹐作有〔六丑〕《薔薇謝後作》﹑〔瑞龍吟〕(章台路)﹑〔西河〕《金陵懷古》等。 
公元1111年------宋徽宗政和元年 
‧本年前後﹐呂本中作《江西詩社宗派圖》﹐首列黃庭堅為宗派之祖﹐下列陳師道﹑謝逸﹑洪朋﹑洪芻﹑洪炎﹑韓駒﹑晁沖之等25人為宗派。“江西詩派”由此得名﹐後發展成為宋代最大的詩歌流派。 
公元1123年------宋徽宗宣和五年 
‧阮閱編成《詩總》﹐為按類編排的北宋詩話彙編﹐後至南宋時經人增益﹐更名《詩話總龜》刊行。 
‧藏族詩人米拉日巴卒(生於1040年)。米拉日巴作有《道歌》﹐為藏族最早的作家文學。後於公元15世紀輯錄成書﹐題名《米拉日巴道歌集》。 
公元1125年------宋宣和七年 
‧賀鑄卒(生於1052年)。賀鑄繼承傳統詞風﹐作有〔青玉案〕(凌波不過橫塘路)等﹔又作有豪放詞〔六州歌頭〕(少年俠氣)等。 
公元1127年------宋高宗建炎元年 
‧南宋建立﹐宋金對峙局面開始。 
‧女詩人朱淑真約南宋初在世〔﹖〕。朱淑真作有詩《愁懷》﹑《項羽二首》﹐詞〔菩薩蠻〕(山亭水榭秋方半)等。 
公元1131年------宋高宗紹興元年 
‧南宋前期﹐愛國詩詞成為文學創作的主流,代表詩人有陳與義等,代表詞人有葉夢得﹑張元幹﹑張孝祥等。 
公元1138年------宋紹興八年 
‧胡銓本年作有政論散文《上高宗封事》等。 
‧張元幹本年作有〔賀新郎〕《寄李伯紀丞相》等。 
‧陳與義卒(生於1090年)。陳與義與其後的曾幾對“江西詩派”詩風有所突破﹐陳與義作有《登岳陽樓》﹑《傷春》等。曾幾作有《寓居吳興》等。 
公元1142年------宋紹興十二年 
‧胡銓被除名編管新州﹐張元幹為作〔賀新郎〕(夢繞神州路)。 
公元1146年------宋紹興十六年 
‧曾慥編《樂府雅詞》﹐收宋代詞人50家作品﹐為現存最早的宋詞總集。 
公元1148年------宋紹興十八年 
‧胡仔編撰《苕溪漁隱叢話》前集初稿成﹐後集編成於乾道三年(1167)﹐為《詩總》之後按人編排的又一部宋人詩話彙編。 
公元1155年------宋紹興二十五年 
‧李清照卒〔﹖〕(生於1084年)。李清照南渡後作有〔永遇樂〕(落日熔金)﹑〔聲聲慢〕(尋尋覓覓)﹑〔武陵春〕(風住塵香花已盡)等。 
‧陸游的〔釵頭鳳〕(紅酥手)作於本年。 
‧紹興時期﹐計有功編有《唐詩紀事》﹐輯錄1150家唐代詩人資料﹐開紀事體詩話資料匯輯的風氣。 
‧紹興時期﹐張戒撰有《歲寒堂詩話》﹐為宋代詩話代表著作之一。 
‧紹興時期的筆記著作有﹕孟元老的《東京夢華錄》﹑葉夢得的《石林燕語》﹑邵伯溫的《邵氏聞見錄》﹑王灼的《碧雞漫志》﹑吳曾的《能改齋漫錄》等。 
‧自北宋以來至紹興時期﹐城市經濟發展﹐汴京﹑杭州(臨安)等都市出現瓦肆勾欄娛樂場所﹐民間說話(包括“小說”﹑講史等)伎藝流行﹐話本大量產生。今存宋代“小說”話本的代表作品有《碾玉觀音》﹑《錯斬崔寧》等﹔講史話本的代表作品有《五代史平話》﹑《宣和遺事》等。 
‧溫州南戲約出現於南渡至光宗年間。 
公元1165年------宋孝宗乾道元年 
‧“隆興和議”成立﹐此後宋金戰事稍息。 
‧張孝祥的〔六州歌頭〕(長淮望斷)作於前年(1163)﹐〔念奴嬌〕《過洞庭》作於本年。 
‧辛棄疾本年作有《御戎十論》(即《美芹十論》)。 
公元1166年------宋乾道二年 
‧陸游本年作有《游山西村》詩等。陸游與尤袤﹑楊萬里﹑範成大並稱“尤楊範陸”﹐後人稱之為南宋“中興四大詩人”。 
公元1169年------宋乾道五年 
‧辛棄疾本年作有〔水龍吟〕《登建康賞心亭》等。 
公元1170年------宋乾道六年 
‧範成大使金﹐作有記事詩七絕72首及《攬轡錄》等。 
公元1176年------宋孝宗淳熙三年 
‧辛棄疾本年作有〔菩薩蠻〕《書江西造口壁》等。 
‧姜夔本年作有自度新曲〔揚州慢〕(淮左名都》等。 
公元1177年------宋淳熙四年 
‧陸游本年作有《關山月》(和戎詔下十五年)等。 
公元1178年------宋淳熙五年 
‧楊萬里作《荊溪集序》﹐此後詩風轉變﹐自成一家﹐號“誠齋體”。 
‧陳亮本年作有政論散文《上孝宗皇帝書》3篇等。 
公元1179年------宋淳熙六年 
‧辛棄疾本年作有〔摸魚兒〕(更能消幾番風雨)等。 
公元1186年------宋淳熙十三年 
‧範成大本年作有組詩《四時田園雜興》60首﹐為古代田園詩集大成之作。 
‧陸游本年作有詩《書憤》﹑《臨安春雨初霽》等。 
‧陳亮本年作有〔水調歌頭〕(不見南師久)等。 
公元1187年------宋淳熙十四年 
‧陸游選己詩2500餘首編為《劍南詩稿》刊行。 
公元1188年------宋淳熙十五年 
‧辛棄疾與陳亮在鵝湖相會,各作賀新郎詞,辛棄疾的破陣子《為陳同父賦壯語以寄》作於此時。 
公元1189年------宋淳熙十六年 
‧楊萬里為接伴使﹐作有《初入淮河四絕句》﹑《雪霽曉登金山》﹑《竹枝詞》7首等。 
公元1191年------宋光宗紹熙二年 
‧姜夔訪範成大於石湖﹐作有自度新曲〔暗香〕(舊時月色)﹑〔疏影〕(苔枝綴玉)等。 
公元1192年------宋紹熙三年 
‧陸游本年作有詩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》﹑《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》等。 
公元1193年------宋紹熙四年 
‧範成大卒(生於1126)。範成大還作有《館娃宮賦》等。 
公元1200年------宋寧宗慶元六年 
‧朱熹卒(生於1130年)。自北宋張載﹑周敦頤﹑程顥﹑程頤以來至朱熹﹐形成了理學家一派的散文傳統。後人所編的朱熹言論集《朱子語類》﹐開創了宋以後的新語錄體。 
公元1202年------宋寧宗嘉泰二年 
‧洪邁卒(生於1123年)。洪邁撰有《容齋隨筆》 5集﹑志怪小說集《夷堅志》﹐編有《萬首唐人絕句》等。 
公元1205年------宋寧宗開禧元年 
‧辛棄疾守京口(今江蘇鎮江)﹐登北固亭﹐作有〔永遇樂〕《京口北固亭懷古》﹑〔南鄉子〕《登京口北固亭有懷》等。 
公元1206年------宋開禧二年 
‧楊萬里卒(生於1127年)。楊萬里還作有《浯溪賦》等。 
公元1207年------宋開禧三年 
‧辛棄疾卒(生於1140年)。辛棄疾今存詞600多首,其詞被稱為“稼軒體”﹐又與蘇軾並稱“蘇辛”﹐形成宋代詞壇豪放派傳統。 
公元1208年------金章宗泰和八年 
‧金董解元《西廂記諸宮調》約作於金章宗年間(1190~1208)﹐為現存唯一完整的諸宮調作品。 
公元1210年------宋寧宗嘉定三年 
‧嘉定二年年底(入1210)﹐陸游作絕筆詩《示兒》﹐卒(生於1125年)。陸游今存詩9300餘首﹐為古代作詩最多的詩人之一﹐其詩被稱為“放翁體”。 
‧嘉定時期﹐永嘉詩人徐照(字靈暉)﹑徐璣(號靈淵)﹑翁卷(字靈舒)﹑趙師秀(號靈秀)同出“永嘉學派”理學家葉適之門﹐世稱“永嘉四靈”,其詩崇賈島﹑姚合,一變“江西詩派”詩風﹐被稱為“四靈體”。 
公元1221年------宋嘉定十四年 
‧姜夔卒〔﹖〕(生於1155年﹖)。姜夔除詩詞外﹐還撰有《白石道人詩說》﹐為宋代詩話代表著作之一。 
公元1225年------宋理宗寶慶元年 
‧臨安書商陳起刊行《江湖集》﹐因忤時相而被劈版﹐詔禁士大夫作詩。後詩禁解﹐陳起續刻《江湖續集》等。集中共收 110家詩人詩作,被稱為“江湖派”,包括劉過﹑姜夔﹑劉克莊﹑戴復古﹑葉紹翁等。 
公元1227年------宋寶慶三年 
‧劉克莊本年作有〔賀新郎〕(北望神州路)等。 
公元1228年------宋理宗紹定元年 
‧嚴羽的《滄浪詩話》約成於紹定﹑淳祐年間(1228~1252)﹐反對江西詩派﹐提倡“興趣說”﹐為宋代詩話中理論成就最高的著作。 
‧魏慶之的《詩人玉屑》成於《滄浪詩話》之後﹐為《苕溪漁隱叢話》後又一部自成體例的宋人詩話匯編。 
公元1234年------金哀帝天興三年 
------蒙古窩闊台汗六年 
‧蒙古軍攻陷汴京﹐金亡。 
‧金亡後﹐黃河﹑汾河間金遺民詩人形成“河汾派”。元成宗大德五年(1301)房祺集其詩編成《河汾諸老詩集》。 
公元1243年------蒙古乃馬真後二年 
‧王若虛卒(生於1174年)。王若虛撰有《滹南詩話》及《論詩詩》等﹐為金代詩歌理論批評的代表著作。 
公元1257年------蒙古蒙哥汗七年 
‧元好問卒(生於1190年)。元好問為金元之際北方詩壇的代表詩人﹐作有《岐陽三首》﹑《癸己五月三日北渡三首》等﹔又作有《論詩絕句三十首》﹐發展了杜甫以來以絕句形式論詩的傳統﹔並於金亡後編成金詩總集《中州集》﹑金詞總集《中州樂府》等。 
公元1269年------宋度宗咸淳五年 
‧劉克莊卒(生於1187年)。劉克莊與劉過﹑劉辰翁並稱“三劉”。劉克莊還撰有《後村詩話》等。 
公元1271年------宋度宗咸淳七年 
------元世祖至元八年 
‧蒙古改國號為“大元”﹐元王朝建立。 
‧宋末愛國詩文成為文學創作的主流﹐代表作家有文天祥﹑汪元量﹑謝枋得﹑謝翱﹑劉辰翁等。文天祥作有詩《正氣歌》﹑《過零丁洋》﹐文《指南錄後序》等﹔汪元量作有詩《湖州歌》98首等﹔謝枋得作有詩《武夷山中》﹐文《卻聘書》等﹔謝翱作有文《登西台慟哭記》等﹔劉辰翁作有詞〔蘭陵王〕《丙子送春》等(多作於宋亡以後)。 
‧宋末﹐王沂孫﹑周密﹑張炎等詞人多繼承姜夔傳統。宋亡後﹐周密編有宋詞總集《絕妙好詞》等。張炎撰有論詞專著《詞源》 2卷等。 
公元1279年------元至元十六年 
‧宋亡。元統一中國。 
‧元初北方詩人劉因﹑王惲等繼承金元好問傳統﹐南方詩人方回﹑戴表元﹑趙孟頫等稍變宋末江湖派詩風﹐各自維持原有統緒。至成宗元貞﹑大德後﹐始形成南北統一的元代詩風。 
‧在宋雜劇和金院本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元雜劇逐漸成熟並開始興盛。 
公元1295年------元成宗元貞元年 
‧元貞﹑大德年間﹐雜劇創作出現高峰。代表作家有關漢卿﹑白朴﹑馬致遠﹑王實甫等。關漢卿作有《竇娥冤》﹑《救風塵》﹑《望江亭》﹑《調風月》﹑《拜月亭》﹑《單刀會》等。白朴作有《梧桐雨》﹑《牆頭馬上》等。馬致遠作有《漢宮秋》等。王實甫作有五本雜劇《西廂記》等。 
‧元貞﹑大德年間的雜劇代表作品還有《李逵負荊》(康進之)﹑《雙獻功》(高文秀)﹑《趙氏孤兒》(紀君祥)﹑《瀟湘雨》(楊顯之)﹑《秋胡戲妻》(石君寶)﹑《柳毅傳書》(尚仲賢)﹑《張生煮海》(李好古)﹑《虎頭牌》(李直夫﹐女真族)﹑《包待制陳州米》(無名氏)等。 
‧元初至元貞﹑大德年間,散曲逐漸發展成熟並出現創作繁榮局面。代表作品有關漢卿的套曲〔南呂‧一枝花〕《不伏老》﹑白朴的套曲〔仙呂‧點絳脣〕《金鳳釵分》﹑馬致遠的套曲《雙調‧夜行船〕《秋思》及小令〔天淨沙〕《秋思》等。 
公元1306年------元武宗大德十年 
‧大德末年以後﹐雜劇創作中心逐漸由大都南移杭州﹐開始趨向衰落。元代後期的代表作家有鄭光祖﹑宮天挺等。鄭光祖與關漢卿﹑白朴﹑馬致遠被並稱為“元曲四大家”﹐ 作有《倩女離魂》等。宮天挺作有《範張雞黍》等。 
公元1315年------元仁宗延二祐年 
‧恢復科舉考試﹐專立德行明經科。 
‧延祐時期前後﹐虞集﹑楊載﹑範﹑揭傒斯並稱“元詩四大家”。虞集作有詩《挽文丞相》等。 
公元1321年------元英宗至治元年 
‧元代中後期﹐散曲的代表作家有張養浩﹑張可久﹑喬吉﹑睢景臣等。張養浩作有〔山坡羊〕《潼關懷古》等。張可久作有〔賣花聲〕《懷古》等。喬吉作有水仙子《重觀瀑布》等。睢景臣作有套曲〔般涉調‧哨遍〕《高祖還鄉》等。 
‧元代後期﹐詩詞代表作家有薩都剌(回族)﹑王冕﹑楊維楨等。薩都剌作有詩《早發黃河即事》﹐詞〔念奴嬌〕《登石頭城》﹑〔滿江紅〕《金陵懷古》等。王冕作有詩《傷亭戶》﹑《江南婦》等。楊維楨作有詩《鹽商行》﹑《貧婦謠》等﹐其詩號“鐵崖體”。 
公元1324年------元泰定帝泰定元年 
‧周德清撰成《中原音韻》﹐其中《韻譜》將平﹑上﹑去﹑入四聲改為陰平﹑陽平﹑上﹑去四聲﹐入聲字分附於三聲之尾﹐為漢語音韻學史上一大革新。 
公元1330年------元文宗至順年 
‧鐘嗣成撰成《錄鬼簿》﹐著錄元代雜劇﹑散曲作家共152人,作品約400餘種 
公元1341年------元順帝至正元年 
‧元代長篇講史話本有所發展﹐至正年間新安虞氏刻有包括《三國誌平話》在內的《全相平話五種》﹐為明代長篇章回小說的濫觴。 
‧元代末期﹐由宋代溫州南戲發展而來的南戲出現興盛局面。《荊釵記》﹑《白免記》(主人公劉知遠)﹑《拜月亭》(據關漢卿同名雜劇改編)﹑《殺狗記》為元末明初流行的“四大南戲”﹐合稱“荊﹑劉﹑拜﹑殺”。高明所作《琵琶記》﹐標誌著南戲發展的新階段。 
公元1368年------明太祖洪武元年 
‧明王朝建立。元在全國範圍內的統治結束。 
‧長篇章回小說發展成熟﹐後成為明清及近代長篇小說的唯一形式。 
‧元末明初﹐羅貫中在民間創作和歷史資料的基礎上﹐寫成長篇小說《三國誌演義》﹐為古代歷史演義小說代表作品。 
‧元末明初﹐施耐庵在民間創作和歷史資料基礎上寫成長篇小說《水滸傳》﹐為古代英雄傳奇小說代表作品。 
公元1370年------明洪武三年 
‧定科舉制度,仿宋朝經義,規定“制義”(八股)格式。 
公元1374年------明洪武七年 
‧高啟卒(生於1336年)。高啟與楊基﹑張羽﹑徐賁並稱“吳中四杰”﹐作有詩《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》等。 
公元1375年------明洪武八年 
‧劉基卒(生於1311年)。劉基於元末明初作有神話長詩《二鬼》﹑散文《賣柑者言》﹑寓言散文集《郁離子》等。 
公元1381年------明洪武十四年 
‧宋濂卒(生於1310年)。宋濂作有散文《王冕傳》﹑《送東陽馬生序》﹑寓言散文集《燕書》等。 
公元1402年------明惠帝建文四年 
‧方孝孺卒(生於1357年)。方孝孺作有散文《蚊對》﹑《指喻》等。 
‧藏族史詩《格薩爾王傳》約產生於公元15世紀或更早(一說公元13世紀﹐一說公元11世紀),約100多部﹐為世界上最長的英雄史詩。 
‧蒙古族史詩《江格爾》約於公元15世紀基本定型(一說產生於公元13至17世紀)。 
公元1408年------明成祖永樂六年 
‧《永樂大典》於永樂元年(1403)開始編纂﹐至本年完成,共22937卷(包括凡例﹑目錄60卷)﹐前後參加編纂者達2000多人﹐為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類書(今殘佚)。 
公元1411年------明永樂九年 
‧詔令禁毀“褻瀆帝王聖賢”之詞曲﹑雜劇等。 
‧永樂時期,雜劇﹑傳奇出現大量歌功頌德﹑倫理說教之作。代表作家有朱有燉﹑邱濬(作有傳奇《五倫全備記》)等。 
公元1414年------明永樂十二年 
‧詔修《四書》﹑《五經》﹑《性理大全》﹐永樂十五年(1417)頒行﹐定為國子監及府﹑州﹑縣學生員必讀書。 
‧永樂時期﹐以台閣重臣楊士奇﹑楊榮﹑楊溥為代表的“台閣體”詩文盛行。 
公元1427年------明宣宗宣德二年 
‧瞿佑卒(生於1341年)。瞿佑作有傳奇小說集《剪燈新話》﹐其後李禎作有《剪燈餘話》﹐標誌著唐宋傳奇向清文言小說的過渡。 
公元1465年------明憲宗成化元年 
‧自明初重定科舉考試製度以來至成化時期﹐八股文逐漸形成比較嚴格的程式﹐此後長期盛行。 
公元1488年------明孝宗弘治元年 
‧成化至弘治時期﹐形成以李東陽為首的“茶陵詩派”﹐其詩上承台閣體﹐下啟“前七子”﹐已表現出復古趨向。 
‧成化至弘治時期﹐傳奇創作有較大發展﹐陸續出現的作品有《精忠記》(姚茂良)﹑《連鐶記》(王濟)﹑《千金記》(沈采)﹑《繡襦記》(徐霖〔﹖〕)等。 
公元1506年------明武宗正德元年 
‧弘治中期至正德年間﹐李夢陽﹑何景明﹑徐禎卿﹑康海﹑王九思﹑邊貢﹑王廷相倡導詩文復古運動﹐主張“格調說”﹐強調“文必秦漢﹐詩必盛唐”﹐後被稱為“前七子”。此後復古﹑擬古之風盛行。徐禎卿撰有詩話《談藝錄》等。康海作有雜劇《中山狼》等。王九思作有雜劇《杜甫游春》等。 
‧馬中錫和吳中詩人沈周﹑文徵明﹑祝允明﹑唐寅等同為弘治中期至正德年間詩文代表作家。馬中錫作有《中山狼傳》等。唐寅作有《煙波釣叟歌》等。 
‧王磐﹑陳鐸等為弘治中期至正德年間散曲代表作家。王磐作有〔朝天子〕《詠喇叭》等。陳鐸作有散曲集《滑稽餘韻》等。 
公元1530年------明世宗嘉靖九年 
‧李夢陽卒(生於1473年)。李夢陽與何景明並稱“李何”﹐同為“前七子”領袖人物。 
公元1559年------明嘉靖三十八年 
‧楊慎卒(生於1488年)。楊慎自嘉靖三年(1524)以後謫居雲南30餘年﹐其詩文自成一家。 
‧王慎中卒(生於1509年)。自嘉靖初期以來﹐王慎中﹑唐順之等提倡唐宋散文﹐其後茅坤﹑歸有光等繼起﹐被稱為“唐宋派”。茅坤編有《唐宋八大家文鈔》。 
‧嘉靖中期以後﹐李攀龍﹑王世貞﹑謝榛﹑宗臣﹑梁有譽﹑吳國倫﹑徐中行繼承“前七子”主張﹐再次形成復古﹑擬古潮流﹐被稱為“後七子”。王世貞撰有詩話《藝苑卮言》等。謝榛撰有《四溟詩話》等。 
‧嘉靖時期﹐洪楩編有《清平山堂話本》﹐收宋元話本及明代擬話本60篇(今存15篇)﹐為今存最早的明人所輯話本集。 
公元1568年------明穆宗隆慶二年 
‧李開先卒(生於1502年)。李開先作有傳奇《寶劍記》等。為明代傳奇戲曲的代表作品之一。 
公元1570年------明隆慶四年 
‧李攀龍卒(生於1514年)。李攀龍與王世貞同為“後七子”領袖﹐與“前七子”領袖李夢陽﹑何景明並稱“李﹑何﹑王﹑李”。 
公元1571年------明隆慶五年 
‧歸有光卒(生於1507年)。歸有光為“唐宋派”散文代表作家﹐作有《項脊軒志》﹑《先妣事略》﹑《寒花葬志》等。 
公元1573年------明神宗萬曆元年 
‧嘉靖後期至萬歷初年之間﹐吳承恩在民間創作基礎上寫成長篇小說《西遊記》﹐為古代神魔小說代表作品。 
‧署名“蘭陵笑笑生”的《金瓶梅》約作於隆慶﹑萬歷年間﹐為第一部以現實社會及家庭日常生活為題材的長篇世情小說。 
‧隆慶﹑萬歷時期﹐長篇小說創作出現繁榮局面。這一時期產生的歷史演義小說有《北宋志傳》(熊大木)﹑《楊家府演義》(紀振倫〔﹖〕)等﹐神魔小說有《封神演義》(許仲琳〔﹖〕等﹐公案小說有《海公案》(李春芳)等。 
公元1590年------明萬歷十八年 
‧王世貞卒(生於1526年)。傳奇《鳴鳳記》相傳為王世貞所作﹐此劇開戲曲反映當時重大政治事件之風。 
公元1593年------明萬歷二十一年 
‧徐渭卒(生於1521年)。徐渭作有雜劇《四聲猿》(包括四出雜劇)﹐其中《女狀元》一劇﹐為最早以南曲寫的雜劇作品。徐渭又撰有專論南戲的著作《南詞敘錄》。 
公元1594年------明萬歷二十二年 
‧梁辰魚卒〔﹖〕(生於1521年﹖)。梁辰魚作有傳奇《浣紗記》﹐為最早採用經魏良輔改進的昆腔演唱的劇本﹐其後傳奇創作漸以昆腔為主﹔梁辰魚又有用昆腔寫作的散曲集《江東白苧》﹐此後南曲大盛﹐北曲迅速衰落。 
公元1602年------明萬歷三十年 
‧李贄(回族)卒(生於1527年)。李贄著有《焚書》﹑《藏書》等﹐抨擊封建禮教,反對復古﹑擬古,提倡“童心說”﹔曾評點《水滸傳》等﹐開評點小說﹑戲劇的風氣。 
公元1610年------明萬歷三十八年 
‧袁宏道卒(生於1568年)。袁宏道與兄袁宗道﹑弟袁中道並稱“三袁”﹐繼李贄之後反對“後七子”復古潮流﹐提倡“性靈說”﹐被稱為“公安派”。袁宏道作有散文《晚游六橋待月記》﹑詩《猛虎行》等。 
‧王思任的游記《游喚》作於本年﹐為明末小品散文的代表作品之一。 
公元1616年------明萬歷四十四年 
‧湯顯祖卒(生於1550年)。湯顯祖為明代傳奇代表作家﹐作有《牡丹亭》﹑《紫釵記》﹑《邯鄲記》﹑《南柯記》(合稱“臨川四夢”或“玉茗堂四夢”)等。 
‧萬歷年間﹐以湯顯祖為首的“臨川派”(與以沈璟為首的“吳江派”進行了長時期的論爭﹐臨川派強調曲文意趣﹐吳江派強調形式格律﹐至明清之際逐漸趨於合流。 
‧萬歷年間及其後的傳奇作品還有﹕《義俠記》(沈璟)﹑《獅吼記》(汪廷訥)﹑《玉合記》(梅鼎祚)﹑《紅梨記》(徐復祚)﹑《玉簪記》(高濂)﹑《紅梅記》(周朝俊)﹑《東郭記》(孫鐘齡)﹑《燕子箋》(阮大鋮)等﹐同為明代後期傳奇代表作品。 
公元1621年------明熹宗天啟元年 
‧馮夢龍所編的古代短篇白話小說集《喻世明言》(又稱《古今小說》)於本年刊行,其後又陸續編有《警世通言》(1624)﹐《醒世恆言》(1627)刊行﹐合稱“三言”﹐共收宋元話本和明代擬話本 120篇。馮夢龍又輯有民歌集《掛枝兒》﹑《山歌》等多種。 
‧天啟年間﹐自萬歷後期以來形成的“東林黨”與以魏忠賢為首的“閹黨”的政治鬥爭加劇﹐大批東林黨人被害。 
公元1624年------明天啟四年 
‧鐘惺卒(生於1574年)。鐘惺與譚元春並稱“鐘譚”﹐合編有詩歌評點選本《詩歸》(《唐詩歸》﹑《古詩歸》)﹐提倡“幽深孤峭”的風格,被稱為“竟陵派”,“竟陵派”散文作家劉侗與於奕正合作有《帝京景物略》等。 
公元1627年------明天啟七年 
‧凌濛初編寫的短篇白話小說集《初刻拍案驚奇》於本年刊行﹐《二刻拍案驚奇》於崇禎五年(1632)刊行﹐合稱“二刻”﹐共有擬話本78篇﹐為繼“三言”之後由文人創作的小說集。其後至明末清初的短篇白話小說集還有《石點頭》﹑《醉醒石》等。 
公元1629年------明思宗崇禎二年 
‧張溥等在吳江成立“復社”﹐以東林黨後繼自任﹐先後參加者有2255人。張溥作有散文《五人墓碑記》等。 
公元1632年------明崇禎五年 
‧本年前後,陳子龍等在松江成立“幾社”,與“復社”相呼應。明亡後﹐陳子龍與夏完淳共謀抗清﹐被捕遇害。陳子龍作有詩《秋日雜感》10首等。夏完淳作有詩《細林野哭》及詩集《南冠草》等。 
公元1641年------明崇禎十四年 
‧徐霞客卒(生於1586年)。徐霞客作有《徐霞客游記》。 
‧明末﹐小品散文大量產生。張岱於明亡後作有《陶庵夢憶》等。 
‧明末﹐董說作有《西游補》﹐與陳忱作於明亡後的《水滸後傳》﹐同為明末清初長篇小說的代表作品。 
公元1644年------清世祖順治元年 
‧明亡。清兵入關﹐清王朝統治開始。順治十八年(1661)﹐清滅南明政權。 
‧清初,錢謙益與吳偉業﹑龔鼎孳並稱“江左三大家”。錢謙益為“虞山詩派”領袖﹐作有詩《後秋興》104首等,其散文標誌著明末清初文風的轉變。吳偉業為“婁東詩派”領袖﹐作有七言長篇敘事歌行《圓圓曲》﹑《永和宮詞》等﹐繼承元白“長慶體”而有所發展﹐被稱為“梅村體”。 
‧明末清初以後﹐才子佳人小說逐漸流行﹐其早期作品有《玉嬌梨》(張勻)﹑《平山冷燕》(張勻〔﹖〕)﹑《好逑傳》(署“名教中人”)等。 
公元1651年------清順治八年 
‧長篇彈詞《天雨花》(陶懷貞)約作於本年前﹐為較早的彈詞代表作品。 
公元1654年------清順治十一年 
‧侯方域卒(生於1618年)。侯方域與魏禧﹑汪琬並稱“清初三大家”。侯方域作有《癸未去金陵日與阮光祿書》﹑《李姬傳》﹑《馬伶傳》等。魏禧作有《江天一傳》﹑《大鐵椎傳》等。汪琬作有《陳處士墓表》等。 
公元1661年------清順治十八年 
‧金人瑞(聖嘆)卒(生於1608年)。金人瑞曾評點《水滸傳》﹑《西廂記》等﹐與毛宗崗評點的《三國誌演義》同為清初評點派小說戲曲理論代表著作。 
‧黃宗羲的《明夷待訪錄》約撰於本年至次年間。黃宗羲與顧炎武﹑王夫之﹑杜濬﹑錢澄之﹑歸莊﹑吳嘉紀﹑魏禧等。均為清初的明遺民作家﹐創作中普遍存在著反清的民族思想或民主思想。顧炎武作有《日知錄》等。王夫之作有《黃書》﹑《噩夢》及《薑齋詩話》等。 
公元1662年------清聖祖康熙元年 
‧興莊延鑨私修《明史》獄﹐次年結案,殺70餘人﹐株連近200人。有清一代﹑“文字獄”接連不斷﹐較歷代為烈。 
‧順治至康熙初期詩壇﹐施閏章與宋琬齊名﹐時號“南施北宋”﹔屈大均﹑陳恭尹﹑梁佩蘭齊名﹐後稱“嶺南三家”。 
公元1671年------清康熙十年 
‧李玉卒於本年後(大約生於1610至1620年)。李玉與朱(素臣)等改革傳奇創作﹐使之符合演出要求﹐形成“蘇州派”。李玉於明末作有《一笠庵四種曲》(包括《一捧雪》﹑《人獸關》﹑《永團圓》﹑《占花魁》﹐合稱“一人永佔”)﹐入清後作有《千鍾祿》﹑《清忠譜》《與朱等合撰)等。朱作有《十五貫》等。 
公元1678年------清康熙十七年 
‧朱彝尊於本年編成《詞綜》﹐其創作開“浙派詞”端緒。清初以來﹐一變明人不重視詞作的風氣﹐詞壇漸趨興旺。 
公元1679年------清康熙十八年 
‧李漁卒〔﹖〕(生於1611年)。李漁作有傳奇集《笠翁十種曲》(《風箏誤》等10種)﹐又撰有戲曲理論著作《閑情偶寄》等。 
‧蒲松齡的《聊齋志異》約於本年前後基本寫成﹐此後不斷有所修改﹐為清代短篇文言小說代表作品。 
公元1681年------清康熙二十年 
‧褚人穫的長篇小說《隋唐演義》約寫成於本年前後。 
公元1682年------清康熙二十一年 
‧陳維崧卒(生於1625年)。陳維崧開創“陽羨詞派”﹔又與毛奇齡同為駢文作家。駢文自唐以後趨於衰落﹐至此復振。 
公元1684年------清康熙二十三年 
‧錢彩的長篇小說《說岳全傳》約寫成於本年或乾隆九年(1744)﹐為清代英雄傳奇小說代表作品。 
公元1685年------清康熙二十四年 
‧納蘭性德(滿族)卒(生於1655年)。納蘭性德詞自成一家﹐作有〔長相思〕(山一程)﹑〔菩薩蠻〕(朔風吹散三更雪)等。 
公元1688年------清康熙二十七年 
‧洪昇撰成傳奇《長生殿》。次年因在皇后喪期內演出﹐洪昇被革除國子監生員籍﹐觀劇者趙執信被革職﹐查慎行被除籍。 
‧查慎行為康熙年間“宋詩派”代表詩人﹐作有《金陵雜詠二十首》等。 
公元1699年------清康熙三十八年 
‧孔尚任撰成傳奇《桃花扇》。孔尚任與洪昇齊名﹐時號“南洪北孔”﹐同為清代戲曲代表作家。 
公元1703年------清康熙四十二年 
‧葉燮卒(生於1627年)。葉燮撰有《原詩》﹐倡“才﹑膽﹑識﹑力”之說﹐為清代詩話的代表著作。 
公元1704年------清康熙四十三年 
‧洪昇卒(生於1645年)。洪昇還作有雜劇《四嬋娟》等。 
公元1711年------清康熙五十年 
‧王士禛卒(生於1634年)。康熙時期﹐王士禛編有《唐賢三昧集》﹐推崇唐詩,提倡“神韻說”,流行一時。其論詩之語後被輯為《漁洋詩話》﹑《帶經堂詩話》。其詩歌作品有《秦淮雜詩》等。 
‧興戴名世《南山集》文字獄。方苞被株連入獄﹐後作有散文《獄中雜記》。 
公元1715年------清康熙五十四年 
‧蒲松齡卒(生於1640年)。蒲松齡還作有俚曲《牆頭記》等14種。 
公元1718年------清康熙五十七年 
‧孔尚任卒(生於1648年)。孔尚任還與顧彩合作有傳奇《小忽雷》等。 
公元1719年------清康熙五十八年 
‧沈德潛的《古詩源》編成於本年。沈德潛又編有《唐詩別裁集》﹑《清詩別裁集》等﹐撰有詩話《說詩晬語》﹐提倡“格調說”﹐於雍正﹑乾隆年間流行一時。 
公元1736年------清高宗乾隆元年 
‧乾隆前期﹐鄭燮詩文自成一家﹐作有詩《私刑惡》﹑文《家書》等。 
公元1746年------清乾隆十一年 
‧厲鶚所編《宋詩紀事》於本年刊行﹐收輯宋代3800多家詩人詩作及有關資料。 
公元1749年------清乾隆十四年 
‧方苞卒(生於1668年)。方苞提倡“義法”﹐開創“桐城派”古文。 
‧袁枚辭官居江寧小倉山隨園。其論詩提倡“性靈說”﹐流行一時。所著《隨園詩話》(刊行於1790年)為清代影響最大的詩話之一。同時稍後﹐主“性靈說”的詩人趙翼撰有《甌北詩話》(成書於1802年)。袁枚﹑趙翼與蔣士銓並稱“乾隆三大家”(又稱“前三家”)。 
‧乾隆至嘉慶年間﹐駢文創作繼續發展﹐逐漸形成與桐城派古文對立的駢文流派﹐其代表作家乾隆前期有胡天游等﹐乾隆中期以後有袁枚﹑汪中(作有《哀鹽船文》等)﹑洪亮吉等。 
‧藏族作家才仁旺階的《勛努達美傳》約產生於公元18世紀中期﹐為藏族第一部長篇小說。 
‧柯爾克孜族長篇史詩《瑪納斯》約產生於公元16至18世紀(一說公元9至11世紀﹐一說公元7至 9世紀)。 
公元1754年------清乾隆十九年 
‧吳敬梓卒(生於1701年)。吳敬梓的《儒林外史》約寫成於乾隆初期﹐為清代長篇小說的代表作品之一。 
公元1763年------清乾隆二十九年 
‧曹雪芹卒〔﹖〕(生於1715年﹖)。曹雪芹的《紅樓夢》(原名《石頭記》)於其生前已開始傳抄﹐乾隆五十六年(1791)由程偉元首次刊行﹐後四十回為高鶚所續。《紅樓夢》標誌著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發展的高峰。 
‧楊潮觀的《吟風閣雜劇》於本年刊行﹐與蔣士銓的《四弦秋》同為雜劇發展至晚期的作品。 
公元1768年------清乾隆三十三年 
‧翁方綱的《石洲詩話》初撰於本年﹐後於嘉慶二十年(1815)修訂刊行,翁方綱推崇宋詩,提倡“肌理說”。“肌理說”與“神韻說”﹑“格調說”﹑“性靈說”為清代前期詩歌理論的四大流派。 
公元1779年------清乾隆四十四年 
‧劉大櫆卒(生於1698年)。劉大櫆繼方苞之後發展了桐城派理論﹐撰有《論文偶記》(刊行於1796年)等。 
‧姚鼐編纂的《古文辭類纂》於本年成書。 
公元1782年------清乾隆四十七年 
‧乾隆三十七年(1772)﹐詔修《四庫全書》,開“四庫全書館”,至本年﹐紀昀等撰成《四庫全書總目》初稿﹐於乾隆五十四年(1789)寫定刻版。 
‧乾隆後期至嘉慶年間﹐傾向於“性靈派”的詩人有黃景仁﹑張問陶﹑舒位﹑孫原湘﹑王曇等。舒位﹑孫原湘﹑王曇繼袁枚﹑趙翼﹑蔣士銓後被稱為“後三家”。 
‧長篇彈詞《再生緣》(陳端生作,梁德繩續)約產生於乾隆年間。 
公元1797年------清嘉慶二年 
‧張惠言所編《詞選》於本年刊行。張惠言論詞主“比興寄託”﹐開創“常州詞派”。張惠言又與惲敬主張合採散文﹑駢文之長﹐於桐城派之後開創“陽羨派”散文。 
公元1798年------清嘉慶三年 
‧自乾隆五十四年(1789)至本年﹐紀昀陸續寫成短篇筆記小說集《閱微草堂筆記》。 
‧長篇小說《施公案》約於本年前成書﹐標誌著公案小說與俠義小說的合流。 
公元1804年------清嘉慶九年 
‧“宣南詩社”(初名消寒詩社)在北京成立﹐參加者有陶澍﹑朱珔等﹐活動於嘉慶﹑道光年間。 
公元1815年------清嘉慶二十年 
‧姚鼐卒(生於1732年)。姚鼐繼方苞﹑劉大櫆之後成為桐城派古文集大成者﹐作有《登泰山記》等。 
公元1821年------清宣宗道光元年 
‧李汝珍的長篇小說《鏡花緣》約成於道光初。 
‧道光年間﹐宋詩派發展成為“宋詩運動”﹐倡導者相繼為程恩澤﹑祁藻及曾國藩等﹐參加者有何紹基﹑鄭珍﹑莫友芝等。 
‧道光年間﹐桐城派古文出現“中興”局面﹐代表作家為姚鼐門下四弟子梅曾亮﹑管同﹑方東樹﹑姚瑩及曾國藩等。 
公元1826年------清道光六年 
‧魏源於本年編成《皇朝經世文編》﹐次年刊行。魏源與包世臣﹑龔自珍均提倡經世致用之文﹐開啟近代經世思潮﹐同為中國近代改良主義啟蒙思想的先驅者。 
公元1838年------清道光十八年 
‧年底﹐林則徐受命為欽差大臣﹐赴廣東查禁鴉片﹐成為當時抗戰派領袖。林則徐為道光年間代表作家之一。 
公元1839年------清道光十九年 
‧龔自珍本年辭官歸杭州﹐復北上接眷屬﹐於往返途中作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kcloud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